x00 圖檔
114年度兒童讀經班開資訊:(index)
💕打開孩子的聰明與智慧
「兒童讀經」就是把握0~13歲記憶黃金時機誦讀聖賢經典,開發兒童潛能、涵養性情、提升專注力、打開孩子的聰明與智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發現幸福的祕密
#成為最棒的父母
開課日期:114/4/27日,上午9:30
上課地點:板橋市中正路256巷5號
教育內容:四書五經、論語、百孝經
招生對象:3~12歲須由一名家長陪同方可參加
報名費用:免費
連絡人:O老師
☎️電話:2226-5677
📱手機:0966-4568658

1. 照亮孩子的明燈
亂世中,讀經是照亮孩子的明燈。
如《論語》中「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啟發孩子樂於學習,找到內心的光明。
如《孟子》「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教導孩子堅韌與擔當。 經典的光芒,照亮他們的心靈與未來。

2. 童蒙養正
教育始於家庭,父母是孩子第一位老師。
如孟母三遷,為孟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奠定其品德與智慧。 「蒙以養正,聖功也。」童蒙養正,是奠定一生品格的基石。
如《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教導孩子保持純真與善良。 是塑造孩子品格的第一步。

3. 心靈的教育
教育,是心靈的呵護。
如曾子「吾日三省吾身」,教導孩子反思與自律。 用高尚的品德啟發孩子,讓他們成為未來的棟梁。
如《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教導孩子平衡與和諧。 用聖賢智慧啟發他們,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

4. 誦讀經典,汲取智慧
誦讀經典,讓孩子汲取古人的智慧結晶。
如《弟子規》「父母呼,應勿緩」,教導孩子孝順與責任。 趁心性純淨時,以聖賢思想潛移默化,扶持他們面對人生的挑戰。
如《論語》「三人行,必有我師」,教導孩子謙虛好學。 讓聖賢智慧,成為他們一生的指南針。

請這些聖賢,當小孩秘書,還不用錢。 x16 圖檔
5. 經典教育,聖賢家教
經典教育,等於請聖賢當家教。
如《大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培養孩子的遠大志向。 讓美心美文濡染於心,培養有理想、有品格的新一代。
如《中庸》「天命之謂性」,教導孩子認識自我與天命。 讓經典的智慧,成為孩子一生的財富。。

6. 珍惜光陰
「一寸光陰不可輕,少年易老學難成。」
如朱熹《偶成》提醒孩子珍惜時間,勤奮學習。 在童蒙階段種下根苗,十年易過,終身難得,切莫等閒空過。
如《論語》「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教導孩子把握當下。 在童蒙階段種下根苗,為未來奠定堅實基礎。
x07 圖檔
讀經的好處(桃園市教育局)
兒童在十三歲以前是記憶力的黃金時代,如果趁這個時期教育他一些聖賢書,種下智慧及其它好的種子,當他在生命中自我醞釀,時機成熟時將一點就通,不僅開啟孩子的智慧且讓孩子在學習時更得心應手。在讀經的當時,鼓勵家長陪同在側,一方面引導學童學習,一方面自己溫故知新,且回家每天利用20~30分鐘來幫孩子溫習,這樣不但達到親子互動的效果自己也收益良多。
近來兩岸大量推廣讀經教育,因為讀經對孩子有很多好處,除了所謂智能開發以外,尚能有效平穩情緒,讓孩子進入安定狀態(產生類似禪定之腦波,見楊定一教授之文章),提高專注力....等。 讀經教育要求大人<<不要>>解釋意思給孩子聽,因為經典乃古人之言,從古至今每個人各有體會,孩子朗朗上口後,隨著年紀增長,學習與智能增加,到適當時候自會有所體會,自有所解釋,不勞大人操勞。而且身為大人的我們能保證解釋一定正確嗎? 錯了更慘,就把錯誤的東西教給小孩了。小孩接觸甚麼就可以背什麼,看電視就背廣告詞,聽流行歌就背歌詞,看卡通、看"娘家"就記對話,唱主題曲。讓他讀經典,他就背經典,他就念給你聽,甚麼都不用解釋,他照樣會!

◎ 兒童的經典教育總括地說,只有兩個重點:
一、 從教材說:自小就讓他接觸「最有價值的書」,「永恒之書」,只要有價值,不管艱深不艱深。
二、 從教法說:就是要他多唸多反覆乃至於會背誦!只要能背,不管懂不懂。
◎ 一般人反對兒童讀經理由之一,是「兒童背誦妨害理解」。
其實,這是一個誤解。記憶與理解是人類心靈的兩個認知能力,不但可以並行而不悖,而且可以相輔相成。
進一步說,記憶力更是理解力的基礎。而背誦經典正是訓練記憶力的好方法。
◎ 反對兒童讀經理由之二,是「讀經會使兒童負擔過重」。
這是對讀經不了解所產生的憂慮,兒童讀經並沒有固定的進度,又不要求他了解內容,只要能夠琅琅上口就行了。兒童有極強的記憶力,只要方法正確,肯背經典與記廣告其實沒有多大的差別。以上這些理論,在現代的知識論、認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中都已說得很清楚,有待我們去精讀而已。

◎ 現實的生活中,我們發現能思考、能創造的,往往也是博聞強記的人,各學科各行業莫不如此。而受到王財貴博士的影響,輔導兒童讀經的老師也指出:讀經的兒童,功課不但沒有退步;相反的,有進步。
尤其是說話及作文的能力進步最多
◎ 畢竟生命是一大神奇,你以為兒童不懂,甚至連兒童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懂不懂,但小時有了默默的醞釀,到了適當時候就會「豁然開朗」。我們應給教育保留這一扇人生可貴之門才好。我們當然尊重科學,重視實 用,但一切以科學為標準而唯實用是尚,泛科學化泛功利化,可能會抹殺了一些人生很寶貴的面向。
(桃園市教育局)以上提供給各位家長參考!